首页

sm女主小说论坛

时间:2025-05-22 19:01:48 作者:时政微调查丨雕刻·时光 浏览量:48503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要跟着时代前进,怎么会够呢?我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有使不完的劲。”从教70余年、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痴迷语文教学,耄耋之年仍坚持站上讲台。她躬耕教坛、与时俱进,用行动践行“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彰显了“师者为师亦为范”的境界。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广大教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躬耕不辍,涵养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才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学不可以已,教师应当成为勤于治学、不懈求索的表率。“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卫兴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这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始终奋斗在勤学求真的道路上。90岁之后,虽然病痛缠身,仍每天学习工作不少于8小时,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即使卧病在床,也坚持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卫兴华将知识精华传授给学生,也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实践表明,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广大教师以身作则,既传授知识、也传递信仰,就能给学生以无穷力量。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如今,无数优秀教师秉持躬耕态度,激扬奋进的精气神,以勤勉奉献为“强国有我”写下生动注脚。长期在野外进行科学观测与试验研究,重庆大学教授蒋兴良用持之以恒的科学实践,攻克能源电力装备安全多项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为我国电网安全作出突出贡献。既“树木”又“树人”,贵州大学教授丁贵杰带领团队创建马尾松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和种质基因库,在多目标培育技术体系和优化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教学和科研中培育创新人才。深厚渊博的学识,学无止境的精神、知行合一的品格、实干奋斗的情怀,都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宝贵财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代越是发展,越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今天,教学工具不单是粉笔黑板,还有了翻转课堂、智慧教室;教学场所不止于三尺讲台,而向社会大课堂延伸;授课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教材等学科类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葆有创新意识,持续加强知识储备、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变革,实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征程上,广大人民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以精湛的学识、深厚的素养、创新的理念,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必能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崔 妍(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赓续前行 “数”读75年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丰硕成果

拍照这部剧时,郑铮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分,细腻地诠释了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和情感的涌动。凭借对角色的出色演绎,她获得了“飞天奖”优秀女配角奖。

2024聚星名人赛落幕 致敬NBA传奇球星点燃沪上篮球热情

在加强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优化信贷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提升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与能力、便利人民币跨境结算等4条措施。比如,鼓励具备条件的保险机构积极向银行、相关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国别风险研究服务;鼓励银行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涵盖人民币融资、结算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文化特派员邂逅访学团:浙江乡村古道上奏起国际交响曲

会商强调,4月初以来长江湘江、修水、乐安河等支流发生编号洪水,长江干流城陵矶以下控制站水位高于多年平均2.2—2.9米,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当前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近期较强降雨防范应对和西南地区抗旱保供各项工作。

9月1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80万人次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做了一个艰难抉择,最终下决心封山护水,先后关停了三家石矿和一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300多万的高峰跌到二十几万元。2005年,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村里鼓励矿工发展休闲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三面环山、溪水中流的余村迅速赶上了一波乡村生态旅游潮。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就此转身,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考察。然而,等到汪玉成接任时,却碰上了余村发展的“天花板”:土地基本开发完成,落新项目、干新产业的空间捉襟见肘,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答题。

建好西部陆海新通道 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如今,《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等中国历史小说,凭借想象丰富、故事精彩、代入感强等优势加速出海,打开了外国人“读懂中国”的新窗口。在中国作家眼中,中国历史小说缘何拨动当代读者心弦?迥异的文化背景是否会成为阅读的障碍?日前,著名作家马伯庸在上海接受“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